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在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边缘智能应用赛项中斩获佳绩

发布日期:2025-07-02     点击量:

2025年6月,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边缘智能应用赛项在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两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分别斩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展现了学院在边缘智能应用领域的深厚实力与创新能力。

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由羊远灿、赖伟科老师指导的张晋和林铭锋同学,以及杨利杰、孙超老师指导的卢桂熙和曾嘉慧同学,投入了数月的备赛训练。他们围绕边缘智能应用技术,系统学习了语音识别与控制、图像识别与检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核心模块,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突破。

赛场上,两支队伍以扎实的编程功底和默契的团队协作,完成了语音模块调用、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与转换等复杂任务。其中,张晋和林铭锋同学凭借对边缘终端技术应用开发的深度掌握,最终斩获二等奖;卢桂熙和曾嘉慧同学亦展现了边缘智能技术的落地潜力,荣获三等奖。

赛制创新激发技术潜能

本次赛项聚焦边缘智能应用技术的通用性与创新性,采用“机器人技术应用实训平台”作为竞赛载体,围绕边缘计算基础知识、AI典型行业应用等核心内容展开。竞赛模块涵盖语音识别与控制、图像识别与检测、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三大领域,全面考察参赛队伍的技术综合实践能力。

比赛过程中,两支队伍需在3小时内完成实操任务,包括通过Python脚本实现语音识别与合成、微调训练算法模型、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程序等。面对高强度竞赛压力,我校学予以清晰的逻辑分工和灵活的应变策略,展现了边缘智能技术落地的实战能力。

挑战中成长,实践中收获

备赛期间,指导教师团队通过“基础环境搭建—应用设计实现—测试优化”的三阶段训练计划,系统提升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从边缘计算资源配置到智能算法部署,从数字孪生系统开发到工业场景建模,教师团队以专业化指导助力学生突破技术瓶颈。

“当看到自己编写的代码成功驱动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成就感。”张晋同学在赛后表示。此次竞赛不仅是一次技术比拼,更是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将虚拟算法与实体设备结合,学生们在工程实践中深化了对边缘智能技术的理解,提升了跨学科协作与创新能力。

以赛促教,赋能数字未来

此次获奖,是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深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办学理念的又一成果。学院立足计算机技术核心领域,通过系统性技术指导、梯队化选拔和模拟实战训练,构建了“技术+场景+创新”的跨界融合培养模式,推动软件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与边缘智能技术的深度交叉,为数字经济发展输送了兼具技术深度与行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边缘智能技术的落地,本质是计算机技术、数据科学、智能算法与行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竞赛为驱动,强化跨专业协作能力,培养更多能解决复杂数字问题的创新型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数字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学生技术实力的肯定,更是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融”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术链、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为数字中国建设培养更多“技术硬、懂场景、善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