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广州华商职业学院智梅乡韵突击队以文化传承为己任,于6月29日再次前往蔡李佛拳发源地京梅村开展专项拍摄任务。突击队成员们深入武术训练馆,通过专业影像采集,精准记录蔡李佛拳招式精髓,为后续数字化文化宣传科普积累高质量素材。此次行动不仅是对蔡李佛拳系统的记录,更是以现代技术赋能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化手段让传统武术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01
童颜拳影活力记录
清晨,迎着初升的朝阳,突击队成员踏上了前往蔡李佛拳发源地——京梅村的征程。抵达京梅村缘福陈公祠后,成员们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在古朴庄重的训练场内,一群稚气未脱的小朋友正全神贯注地跟随蔡李佛始祖拳会李杰和师傅学习蔡李佛拳。在李杰和师傅一招一式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认真地学习每一个招式。他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专注的神情,小小的身躯努力地学习师傅的动作,那朝气蓬勃的身影与训练场厚重的历史氛围交相辉映,展现了传统武术薪火相传的动人图景。


在拍摄工作现场,拍摄组成员们按照分工安排,有序开展各项准备工作。成员们对拍摄设备进行细致调试,精心规划拍摄场景布局,确保拍摄画面的清晰与稳定呈现。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拍摄,全面记录小朋友们学习蔡李佛拳的精彩瞬间,成员们致力于以专业的影像镜头语言,生动展现小朋友们在蔡李佛拳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与纯真风采,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在影像叙事中焕发勃勃生机。
02
沉浸体验蔡李佛拳
在完成小朋友学习蔡李佛拳的拍摄工作后,成员们与崖门镇副镇长旷刚强、京梅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宇光、何俊杰老师在蔡李佛文化陈列馆进行了洽谈,双方就拍摄蔡李佛拳墙画招式静态转动态宣传科普工作的目标、意义以及后续的合作方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时,突击队详细介绍了目前工作进展情况,包括已经完成的拍摄内容、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后续工作规划。


洽谈结束后,突击队成员们在书记的陪同下,共同前往村中的缘福陈公祠。为了更深入地探寻了解蔡李佛拳的内涵与魅力,在馆内,成员们在师傅的亲自带领下,亲身体验了蔡李佛拳基础招式,在一招一式的演练过程中,成员们沉浸式感受到了蔡李佛拳所蕴含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涵。


此次与师傅的互动体验,成员们不仅丰富了知识储备,进一步提升了文化素养,更为后续的拍摄工作提供了更加真实、生动的素材。成员们在体验结束后,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体验为契机,更加深入地挖掘蔡李佛拳的文化价值,通过精心制作蔡李佛拳一招一式拆解视频宣传科普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和喜爱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传统智慧的武术瑰宝。
03
墙画招式精准复现
随着体验环节圆满结束,成员们再次投入到蔡李佛拳一招一式拆解视频摄工作当中。此次拍摄任务是完成剩余的蔡李佛拳招式的拍摄,为宣传科普工作构建起完整、系统的视觉素材。为确保成片的专业精度,成员们与李师傅进行了深入沟通,在沟通中,成员们向李师傅详细阐述了本次拍摄是复现墙画上蔡李佛拳特定动作的需求,并共同确定了动作拆解与呈现的重点。随后,李师傅于馆内根据墙画招式凝神起势,团队成员紧密协助,以高度的专注和专业精神,逐帧记录下师傅行云流水般的招式、稳健矫健的身形、富有韵律的节奏以及清晰流畅的动态轨迹。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捕捉,力求将蔡李佛拳的招式完美呈现。


在成员们与师傅的默契配合和高效作业下,所需动作的素材拍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带着丰富的影像资料,突击队成员们当日顺利返回。这些拍摄的素材为后续视频的精剪与制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也正式拉开了宣传科普片的后期剪辑阶段。
04
光影记录非遗传承

在“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的征程中,每一次的实践与记录都是对乡村发展的深情注脚。 镜头所聚焦的,不仅蔡李佛拳那令人惊叹的招式风采,更是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与动态呈现。这些鲜而富有生命力的素材,将助力突击队成员们制作出能够展现蔡李佛拳独特魅力与京梅村武术底蕴的精彩宣传科普视频, 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图文 | 陈煜仪
初审 | 林毅燕
复审 | 列敏怡
终审 | 李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