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的清晨,增城区木潭村委会的院子里已有了忙碌的身影。指导老师带着绿韵新农旅突击队的队员们早早到位,将卡纸、剪刀、彩笔等材料一一摆好,桌面瞬间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创意基地”。
晨光里的巧手时光:手工课上的专注与担当
当小朋友们带着雀跃的脚步涌入,队员们立刻切换成“小老师”模式,拿起样品细细讲解荷塘、蜗牛手工的制作步骤:“荷叶的边要剪得弯弯的才好看”“蜗牛的壳可以用彩笔涂出螺旋纹哦”。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上手时却难免手忙脚乱——有的剪刀用不利索,有的胶水涂得太多,队员们便俯下身手把手教学,耐心纠正每一个小细节。最终,一张张荷叶舒展着绿意,一只只蜗牛“爬”出了灵动,孩子们举着作品笑得格外灿烂。这一幕里,藏着小朋友们的认真专注与勇于尝试,更映照着队员们的细心负责与耐心包容。


午后的活力与创意:体操与沙画里的热爱与引导
午后阳光正好,队员们先带小朋友们做起了体操。伸展、弯腰、跳跃,简单动作里满是孩子们的活力,嬉笑声洒满院子。身体热起来,沙画课堂接着开讲。“沙子能堆山,也能画图案哦!”队员们示范着,小朋友们立刻动起手来:有的画出振翅的蝴蝶,翅膀纹路清晰;有的勾勒出威风的小汽车,细节满满;还有人把两者结合,创作出“会飞的汽车”。“这蝴蝶真灵动!”“你的汽车好酷!”队员们笑着点赞,从不设限。沙子在指尖变成各种模样,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绽放,队员的鼓励则成了最暖的阳光,让创意自由生长。




定格的美好:一张照片里的用心与温暖
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拿出相机,为每个孩子拍下与作品的合影。镜头前,孩子们紧紧抱着手工和沙画,笑容比阳光更耀眼。不一会儿,照片被一一打印出来,递到孩子们手中时,小脸上满是惊喜。这张薄薄的照片,是队员们用用心与细致为孩子们留住的夏日记忆,更是团队温暖与关怀的具象化——不仅教会他们动手创作,更用行动告诉他们: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珍藏。


从晨光里的手工制作到午后的沙画创意,绿韵新农旅突击队的队员们用陪伴浇灌成长,用热爱传递温暖。这个夏天,木潭少年的笑脸与队员们的身影交相辉映,成了“百千万工程”里最动人的风景。
图文 | 陈煜仪
初审 | 林毅燕
复审 | 列敏怡
终审 | 李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