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水田披新绿“百里稻香”突击队亲历晚稻插秧,感受科技助农力量

发布日期:2025-08-12     点击量:

眼下正值晚稻耕种关键期,广州增城朱村丝苗米产业园内机械轰鸣,无人机飞防、农机插秧等智能化作业随处可见。8月11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百里稻香”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陈少兰副教授带领下走进田间,亲手体验农事操作,深度参与晚稻机械化插秧全流程,见证科技如何为粮食安全跑出“加速度”。

5CAE7

图 插秧机在田间作业

智能插秧高效率

3B03A

图 插秧机在田间作业

在朱村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万亩晚稻插秧作业正如火如荼展开。北斗导航的插秧机以“之”字形路线往返穿梭,单日单台作业面积超30亩,精准完成增科系列、南晶香占等优质品种的栽插工作。"通过侧深施肥与积水调控技术,秧苗成活率达95%,较传统人工插秧效率提升30倍。"增城农投集团朱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土地运营专员周文海介绍,产业园严格执行机插标准: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控制在1-2厘米,确保浅栽促进低节位分蘖。

青年实践,田间地头显担当。


突击队队员卷起裤脚走进水田,亲手递送晚稻秧苗至插秧机苗箱,并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学习调整插秧深度、补苗等操作。队员王同学表示:“从课本到田埂,才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看到无人机飞防的高效,更坚定了我们用专业知识服务农业的决心。”陈少兰副教授强调,实践与理论结合是践行百千万工程的有效途径,今后学校将在低空经济领域与增城农投集团深化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32D36

图 突击队员田间实践

田埂边,双方就农业技术创新展开交流。周文海提到,目前“工厂化”育秧通过恒温恒湿控制,将秧苗出芽率、存活率提高30%;插秧机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实现直线跟踪精度±2cm。此外,田间作业人员补充,产业园引入植保无人机组建专业飞防队伍,通过智能航线规划实现厘米级精准喷洒,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并添加飞防专用助剂,在有效控制福寿螺等虫害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从育秧到插秧,从飞防到收割,全流程机械化让丝苗米产业迈入3.0时代。”周文海表示,科技赋能正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2201D

图 双方交流

17CFF

图 无人机在飞防作业

品牌升级提质效


品牌引领,全产业链价值升级。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朱村万亩农业产业园以“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指导,以地理标志产品为抓手,提升增城丝苗米区域品牌价值,打造“喜迎十五运 乐当东‘稻’主”等消费场景。周文海透露,借鉴北大荒示范田“六统一”管理经验,今年晚稻将通过调整施肥量等策略进一步提质增效。

18A47

图晚稻插秧机和无人机在田间作业

科技青春绘新篇

1DF9E

从“金黄”到“新绿”,增城丝苗米产业正以科技为引擎,跑出智慧农业“加速度”;从“校园”到“田间”,华商职院青年学子正以实践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从2024年开始,“百里稻香”突击队持续跟踪丝苗米产业链升级。正如陈少兰所说:“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期待依托学院科研力量,助力‘粤字号’农业品牌建设,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

2891B


图文 | 陈煜仪

初审 | 林毅燕

复审 | 列敏怡

终审 | 李美汝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