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4日,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办公室主任肖健南、辅导员赖勇计以及国际教育学院李钰老师带领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广州校区)10名优秀学生代表赴香港数码港,开启三天两夜 “AI 驱动・实践赋能” 主题研学。作为学院深化 “产教融合、学用结合” 的重要举措,此次研学为不同专业同学搭建了链接国际前沿科技的桥梁,推动课堂知识与真实科技场景深度融合,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激发了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的思考。
Day1
AI + 文创
拓视野、练思辨
2025.9.12
首日抵达香港数码港,同学们有序完成签到后,开启了沉浸式研学实践。活动围绕 “人工智能赋能文创发展” 展开,既有‘触摸 AI 文创应用实景’的沉浸式体验,也有‘深挖 AI + 文创融合逻辑’的深度专业交流”。

01
触摸 AI 文创应用实景
在互动体验区,运动类 AI 滑雪游戏凭借体感交互设计吸引众人参与,同学们站上滑板,通过左右移动操控虚拟角色,直观感受 AI 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实际应用;天工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亮相更成焦点,它能跟着音乐跳舞,还会友好地与同学们握手,AI运动控制技术以可触可感的方式呈现在眼前,成为现场最受瞩目的环节。




02
深挖 AI + 文创融合逻辑
下午的专业论坛聚焦 “AI 与文创融合”,行业嘉宾围绕 “AI 生成内容(AIGC)助力 IP 设计”“游戏技术赋能城市文旅” 等主题分享干货,同学们聚精会神聆听学习。通过研学打破信息差,在交流与探索中,各专业同学立足学科特色,深入思考AI技术落地的多元路径,亲身感受AI科技赋能产业的前沿动态。


Day2
AI + 多感官体验
强动手、促协作

2025.9.13
次日研学聚焦 “人工智能驱动多感官科技应用”,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综合素养。




01
体验 AI 多维度创新
主舞台的 AI 艺术音乐会,通过 AIGC-MV 与乐队现场演奏的联动,展现 AI 在艺术创作中的创新价值;气味模拟设备体验展台前,同学们佩戴设备,随着屏幕场景切换,先后闻到森林草木香、浓郁巧克力香等气味,直观体会 AI 在多感官模拟领域的突破。


02
跨专业研讨 AI 建模应用
建模展台前,高速 AI 扫描设备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会展模型扫描的演示,让同学们惊叹技术效率的同时,主动分组讨论技术原理与应用场景 —— 数字媒体专业的同学关注模型在虚拟场景搭建中的价值,网络技术专业的同学聚焦设备传感器与数据传输逻辑,跨专业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社交能力与问题思考能力。



数码港
Day3
AI + 全民应用
明方向、激热情
2025.9.14
最后一天研学以 “人工智能的全民性与未来应用” 为核心,同学们在实践中明晰专业发展方向。
01
感受 AI 的普惠价值
数码港商场中庭的乐龄电竞锦标赛现场,银发群体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调试 AI 辅助操作设备,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中理解 AI 在降低科技使用门槛、服务多元人群中的价值;“闪避球 MR” 电竞比赛中,同学们佩戴 VR 设备组队竞技,在虚拟与现实的联动中,感受 AI 在电竞领域的沉浸式应用。




01
深化 AI 应用认知
AI 机器狗互动区,同学们亲手操控机器狗完成翻滚、俯卧撑等动作,期间,尝试调整设备参数,在协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 AI 控制算法的认知。这种沉浸式体验,为不同专业的同学打开了通往前沿科技的大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与同行伙伴的深入交流中,大家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灵感和学习内驱力。




平台赋能成长
学院助力逐梦

研学总结
此次香港数码港研学,是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践行 “实践育人” 的生动体现 —— 学院依托国际科创平台,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 AI 在文创、艺术、电竞领域的前沿应用,学生边体验边探索,动手实践、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显著提升,对AI技术的应用场景与自身专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未来之路也因此更加笃定。
这场研学不仅是一次深入前沿的科技探索之旅,更在同学们心中点燃了理想的火种——让大家真切体会到所学专业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同频共振,感受到个体成长与科技浪潮的紧密相连。许多同学由此坚定了信念:未来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专业领域,在时代的浪潮中深耕不辍,发光发热。
相信在学校持续不断的赋能与引领下,同学们定能带着此次研学的所见、所思、所悟,在各自的科技之路上步履坚定、行稳致远,书写属于自己的科技成长篇章!
科技与文化的火花在数码港迸发
每一场论坛、每一次展演、每一回竞技
都是成长的印记
这场研学不是终点
而是我们拥抱未来的新起点
期待下一次,继续在探索之路上
与更多精彩不期而遇~
图文 | 陈煜仪
初审 | 陈煜仪
复审 | 列敏怡
终审 | 李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