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的引擎遇上文化的底蕴,一场属于粤港澳青年的双创盛宴,在10月17日的广州天河城大道601号燃情启幕。展会现场,来自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的两大标杆项目引发广泛关注,勾勒出“文化+科技”的双创新图景,这不仅是创意的竞技场,更是文化与科技交融的舞台,无数青春梦想在此破土而生。



01
一片茶叶的“科技+农业”蝶变

活动现场,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广州校区的“茶中香水”项目展位区始终人头攒动:有人带着“茶中香水”凤凰单丛茶项目惊艳亮相——百年制茶工艺与生物降解嫁接、智能茶园监测等黑科技融合,让小小茶叶变身“致富黄金叶”,1000+亩有机茶园、近万就业岗位的成果,引得参观者频频驻足;也有人带来AI智能硬件、文创IP等项目,从技术创新到文化破圈,多元赛道的创意在此交汇。

除了技术突破,项目“带动农户增收”的初心更令人动容。团队创新推出“双协议+三赋能”帮扶模式:与农户签订保价收购、技术支持协议,从种植、管理到销售全链条赋能,目前已推动1000余亩有机生态茶园落地,辐射近万就业创业岗位,让凤凰山下的一片片茶叶,真正成为村民手中的“黄金叶”。

展台上,“青岚”“云升”“问茗”等系列茶品包装精美,既有非遗制茶大师的工艺背书,又有标准化生产的品质保障。农户与创业者的笑谈里,藏着“双协议+三赋能”模式最生动的注脚——近万人因这片叶子就业创业,国家级荣誉与央视镜头,是对“科技助农”最有力的认可。
02
“非遗英歌”的潮玩表达


展会上,人工智能与数据学院江门校区“非遗英歌”文创项目成为最亮眼的存在之一:从抱枕、马克杯到数字油画,传统英歌舞的刚劲与Q版卡通的萌趣奇妙融合。项目负责人分享:“我们想让年轻人知道,英歌舞不是‘老古董’,它可以很潮、很可爱。”现场,不少年轻人围着IP立牌拍照,主动询问英歌舞的历史,非遗的“破圈”传播在此刻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项目不仅停留在IP设计,更构建了丰富的文创产品矩阵:
生活文创:印有Q版英歌形象的抱枕、马克杯、数字油画,让非遗元素融入日常;
文具周边:书签、钥匙扣、圆珠笔等便携好物,把英歌文化装进年轻人的书包;
地域融合:将揭阳进贤门、城隍庙等古城景点与IP结合,推出冰箱贴、明信片,助力揭阳文旅传播。
展架上的“实物全景”区域,琳琅满目的产品直观呈现了“文化+商业”的落地可能,不少参观者当场表达了采购意向。
03
青春创业的多维探索

博览会特设的分享环节里,“茶中香水”与“非遗英歌”团队的创业故事引发热烈讨论:
“茶中香水”创始人分享“科技如何为传统农业赋能”,强调“守住制茶初心,更要敢用技术开新路”;
“非遗英歌”团队则探讨“传统文化创业的破圈逻辑”,提出“年轻化表达不是对传统的消解,而是让文化找到当代语境的出口”。
传统文化的传承、科技助农的探索、青春梦想的绽放……这场博览会以多元视角,诠释了“双创”的深层内涵。而这,正是粤港澳青创生态最动人的底色:让每个年轻梦想,都能成为推动产业、文化向前的蓬勃力量。
04
青春未歇,双创不止


回望这场盛会,那些在展位前闪烁的眼神、论坛上迸发的思想、合作意向书上落下的笔迹,都已成为大湾区双创版图上的鲜活注脚。属于粤港澳青年的双创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愿每一位逐梦者,都能带着博览会的“火种”,在创业的征途上无畏前行。
图文 | 陈煜仪
初审 | 陈煜仪
复审 | 列敏怡
终审 | 李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