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绿韵下乡,育见木潭少年 | 初心挚、韧劲持、青春绘乡韵

发布日期:2025-07-21     点击量:

当“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吹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绿韵新农旅突击队的队员们,带着热血与创意走进增城区木潭村。从对接筹备到墙绘完成,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画笔装点乡村,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留下生动注脚。

精准对接,夯实实践第一步

实践的根基,始于充分的准备。7月8日,指导老师带领队员们来到木潭村村委会,与村干部围坐畅谈。从村里的历史故事到村民对墙绘的期待,队员们边听边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能让作品“接地气”的细节。会谈结束后,大家立刻转场墙面踩点:测量尺寸、检查墙面平整度、观察周边环境对绘画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安全第一,协作高效!”团队反复强调安全规范,从工具摆放、用电安全到防暑措施,一一落实。这份严谨,不仅为后续工作铺好了路,更让队员们在协作中凝聚起“劲往一处使”的合力,为墙绘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4491E

清理青苔,于细微处见真章

墙绘的前提,是让墙面“焕然一新”。7月16日,队员们拿起刷子、刮刀,面对布满青苔的墙面“开战”。潮湿的青苔紧紧粘在墙上,稍一用力就溅起泥水,角落还藏着碎石和灰尘。大家或蹲或站,一点点刮擦、擦拭,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浸湿了T恤也顾不上擦。“把墙面弄干净,画出来才好看!”有队员笑着说。看似简单的清理工作,实则是对耐心与责任的考验。他们清理的不仅是青苔,更是乡村与“美”之间的隔阂,用行动诠释着“小事做实,就是担当”的青春态度。

2948C

白墙勾勒,协作中显匠心

旧墙换新颜,从一抹纯净的白开始。7月17日,师生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搅拌涂料,有的手持滚筒刷漆,白色的底漆均匀覆盖墙面,原本斑驳的墙壁渐渐变得整洁明亮。待底漆干透,大家又拿起粉笔,开始勾勒墙绘轮廓。“这里的弧度再自然些”“比例可以再调整”……队员们围在墙边讨论,时而蹲下测量,时而后退观察整体,在一次次修改中打磨细节。没有推诿,只有默契配合;没有敷衍,只有对完美的追求。这份精益求精的匠心与团队协作的默契,让墙绘的雏形愈发清晰。

25B27

烈日挥毫,用色彩点亮乡村

7月18日,烈日当空,队员们支起调色盘,红、黄、蓝等颜料交融,恰似炽热青春。大家顶着高温轮流上色,有的铺色,有的勾细节,还带领小朋友参入其中,手把手教他们握笔、调色。汗水模糊视线就用袖子擦,手臂酸痛就换人间歇接力,没人喊累。指导老师全程参与,指导调色技巧,与队员们一同创作。当最后一笔完成,融合木潭村田园风光与人文气息的墙绘终告落成——阳光下,鲜活色彩与周边稻田、农舍相映,孩子们的稚嫩笔触更添灵动,为村庄注入新活力。

这份不畏酷暑的坚持与韧劲,正是突击队青春风采的写照。而墙绘的意义不止于美观:它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用艺术唤醒乡村文化活力;更是“百千万工程”中高校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让青春力量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在木潭村写下“校地同心共绘振兴图”的温暖篇章。从筹备到落笔,绿韵突击队用画笔为乡村添彩,更诠释了青春的意义:把热爱付诸实践,把理想种进大地。这面墙绘,是献给木潭村的礼物,更是青春与乡村最美的相遇。


图文 | 陈煜仪

初审 | 林毅燕

复审 | 列敏怡

终审 | 李美汝


广州校区: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2号  江门校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华商大道1号 

招生热线:020-32882222 |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2007829号